公交集团公司现有二级企事业单位20个,其中客运企业13个,是一个以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客运主业为依托,集市内公共汽车、长途客运、出租汽车、电车制造、汽车修理、汽车租赁、场站建设及管理、公交广告、物资销售、旅游、物业管理和公交科研为一体,多元化投资,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大型公交集团企业,在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北京市通过不断加大智能交通建设力度,交通运输智能化运营服务水平明显提高,已形成了以智能调度指挥中心、公交救援抢修、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、奥运公交智能调度等9大应用系统为基础的公交智能调度管理体系。建成了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、乘客信息服务等10多个应用系统,建设智能化轨道交通指挥中心,实现了9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网络化运营与调度。建成六里桥省际客运信息系统,实现了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以及全市省际客运联网售票及费用结算。
道路交通管理智能化取得显著成效,建立了以现代化交通指挥中心为核心的三级指挥体系。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,在全国率先建成省(市)级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,实现了公路巡查巡视管理、养护管理、应急处置等功能,建立了国内首个城市道路基础数据指标体系,建成了城市道路基础数据库。
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(TOCC)以整合、接入、共享为基础,已整合2800多项数据,接入6000多路视频和13个应用系统,初步建成集轨道交通、地面公交、出租车等综合运输方式和城市道路、高速公路监控调度、统计分析、气象保障和应急指挥为一体的新一代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,实现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、协调和联动,建立常态化综合交通运输协调管理体系,为缓解拥堵、提高交通运行效率、减少机动车能源消耗、尾气排放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建成了国内首个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,已初步形成网站、热线、调频广播、电视媒体、路侧可变情报板、动态车载导航仪、手机短信等多种交通信息发布媒介,面向出行者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服务。动态交通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,可以使车辆避开拥堵路段,减少行驶时间,同时对提高路网使用效率、减少能源消耗、减少尾气排放起到重要的作用。经抽样对比测试,安装动态导航仪的车辆较普通车辆可平均节省15%的行驶时间。经模拟验证,在北京市普及40%具有动态导航功能的汽车,将会使道路上行驶车辆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最大缩短16%、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7%,目前动态车载导航仪安装数量已超过13万台。
积极推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(ETC)建设,完成了京津冀ETC联网收费系统工程建设,建成开通1088条人工刷卡车道和365条不停车收费车道,安装不停车电子收费标签车辆达42万辆,平均日流量约占日交通总流量的15%,局部路段超过20%。由于车辆通过收费站速度提高,车辆燃油消耗平均降低20%,车辆废气CO2(二氧化碳)排放减少约50%、CO(一氧化碳)排放减少约70%,车道通行能力提高近6倍。
建成了5个出租汽车监控调度中心,实现了信息采集、调度、安防和运营管理四项功能。开通了“96103”和“961001”两个叫车电话,总入网车辆4万辆,日叫车服务近1万次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租汽车的空驶率,达到节油和降耗的效果。
建成全市停车电子地图,同时建成了王府井大街、西单商业区和金融街等区域泊车诱导系统,覆盖83家停车场、7620个车位,设立了170块电子诱导显示屏,实现了对重点地区机动车的引导,减少了重点路段和节点的拥堵,提高了机动车运行效率,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。